您好,欢迎访问汉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汉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天气: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知识 » 预防控制乙肝宣传教育知识

预防控制乙肝宣传教育知识

发布时间:2012-07-30来源:作者:

2012728是第2个“世界肝炎日”, 今年我国宣传主题是“积极行动,共抗肝炎”。

一、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指一组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现知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型、五种类型,此外还有一些尚未研究清楚的其它类型的肝炎。

二、乙型肝炎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乙肝在我国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给病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 5岁以下儿童的HBsAg1%。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还将发展为肝炎、肝硬化,少部分慢性肝炎患者还会转变为肝癌。病毒性乙肝不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每年用于肝炎和肝病的医疗、保健费用高达1000多亿元,乙肝成为贫困地区因病致贫的一个重要因素。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入托、入学、就业、婚姻等方面也受到很大影响,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乙肝的传播途径:

乙肝病毒)HBV是血源性传播疾病,主要经血(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触传播。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HBsAg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较少发生;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传播主要是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毒品等;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生() 期,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随着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母婴传播已大为减少。与HBV阳性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

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个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 传播。

四、乙肝实验室检查常用的血清学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膜蛋白,在感染乙肝病毒的早期出现。表面抗原本身无传染性,但因其和乙肝病毒同时存在,故表面抗原阳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

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 HBs)。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由表面抗原诱导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在乙肝感染恢复期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出现,它的出现标志着对乙肝病毒产生了特异性免疫能力。

3)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原是组成乙肝病毒核心的成分,是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和传染性较强的标志。

4)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e抗体是由HBeAg诱导产生的非保护性抗体。在病程中,HBeAg消失,抗-HBe 出现是病情稳定好转,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低的象征。长期抗-HBe阳性伴HBsAg阳性,或时而出现HBeAg→抗-HBe转换,是病情不稳定及可能慢性化的表现。

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是由核心抗原诱导产生的非保护性抗体,分核心抗体 IgM和核心抗体 IgG。核心抗体 IgM出现较早,但消失较快,持续时间短,故其阳性可作为乙肝急性期及病毒复制的标志;核心抗体 IgG出现较晚,持续时间长,也是乙肝感染的标志。

6)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 HBV-DNA是乙肝病毒特异性脱氧核糖核酸,其阳性是乙肝病毒存在、复制及有传染性的直接指标,也可作为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五、乙肝“大三阳”及“小三阳”的含义

1)“大三阳”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

“大三阳”是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及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血清学检测结果呈“大三阳”,说明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

这类患者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和阴道分泌液都有传染性,如果同时有转氨酶增高者,首先应注意隔离,在家庭内,患者的日常用具可与家人分开,定期消毒,并到医院定期检查。

2)“小三阳”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

“小三阳”是指表面抗原(HBsAg)、e抗体(抗-HBe)及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小三阳”表明乙肝病毒繁殖减低,传染性弱。如果随访半年肝功能均为正常,又没有什么症状,我们称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

 

 

 

六、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确定将普及儿童乙肝疫苗接种作为我国控制乙肝的主要策略。目前我国多数城镇地区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省会城市1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在95%以上;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明显下降。从2002年开始,我国政府将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纳入儿童计划免疫范围,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承担疫苗购置费用,以期提高和维持高水平的乙肝疫苗接种率,降低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尽快摘掉我国“肝炎大国”的帽子。乙肝的预防应从切断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人群入手,同时加强对公众乙肝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七、乙肝免疫预防的方法

1、主动免疫  为易感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可控制乙肝病毒的感染,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这是目前控制乙肝最有效的措施。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然后按照免疫程序完成第23针免疫,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2、被动免疫  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可用于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易感者意外暴露后的预防。现在主要用于易感者意外暴露后的预防,其形成的被动免疫可持续3个月。

 

八、控制乙肝宣传口号

1、乙肝是一种危害大的严重传染病,但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和其它措施预防。

  二、乙肝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三、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已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管理,免费接种。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并全程接种三针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

  四、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接受医学观察和随访。乙肝患者要规范治疗、定期检查。

  五、乙肝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预防乙肝是全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