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汉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汉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天气: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知识 » 洪涝灾害后传染性疾病的 预防与控制

洪涝灾害后传染性疾病的 预防与控制

发布时间:2015-07-01来源:传控科作者:丁全明

      夏秋季节是洪涝灾害多发季节。洪涝灾害发生后,生产生活环境遭到破坏,水源食品受到污染,病媒生物(蚊、蝇、鼠)密度增高,易感人群增多,极易在灾区的人群中导致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因此,灾区灾后卫生防病工作尤为重要,必须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及时开展各项防病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一、洪涝灾害后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消化道传染病。灾后,灾区水电设施遭到破坏,粪便、污物得不到及时清理,病原体污染水源等外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大量人畜死亡,尸体清理困难,蚊蝇孽生,加之医疗服务不能满足需求,群众身体抵抗力下降,致使霍乱、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和甲肝等肠道传染病容易发生和流行。
      呼吸道传染病。由于灾民安置点人群密度过大,人们过于紧张、劳累,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麻疹、流感、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水痘呼吸道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灾区人民大量聚集在高处,野鼠也向高地迁移,增加了人鼠之间接触机会;防洪抢险人员和当地居民与疫水接触的机会增加;洪水退后残留的积水坑洼增多,使蚊类孳生场所增加,导致蚊虫密度迅速增加,加之人畜混杂,防蚊设施匮乏,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增加。因此,洪涝灾害有可能会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及鼠疫的发生和流行。
      食物中毒。洪涝灾害引起水源污染,以生物性污染为主,饮用水安全性降低;食品仓库被淹没、受潮或漏雨,导致大量食品原料发生霉烂、腐败和变质,田间农作物长时间浸泡易引起霉变和腐败,食品生产设备、原材料、包装材料等污染造成食品污染;工业废水、废渣、农药及其他化学品未能及时搬运和处理,受淹后可导致局部水环境受到化学污染。因此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
其他传染病。由于人们参与救灾活动,意外伤害容易发生,人畜混居等导致与动物接触机会增家,引起狂犬病、破伤风等其他传染病发病风险增加。
      二、主要的预防控制措施
      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救灾防病期间灾区疫情报告工作要实行“日报、零报”制度,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做好疫情的监测、收集、预测预警和上报工作。
      做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划定临时安全饮用水源区,并做好水源保护工作。要着重做好集中式供水的消毒处理,对分散式供水要使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末梢水余氯含量应不低于0.05mg/L。为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要教育群众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食物。
      对肠道传染病要采取以隔离治疗病人和带菌者、三管一灭一宣传(即管理食品、水、粪便,灭蝇、健康教育)、消杀、预防服药和应急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按照 “时间要早、范围要小、措施要严、落在实处” 的工作原则,在最短的时间将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清除垃圾,搞好环境卫生。灾后须及时清除垃圾、人畜粪便和尸体,对清理出的污物及尸体,应在远离水源300米处用生石灰消毒深埋2米以上。对受淹的住房和公共场所要及时作好卫生消毒处理,消除蚊蝇孳生地,并做好防蚊灭蚊、防鼠灭鼠工作。
对人群聚集住处,要做好环境消毒和通风换气,要提醒群众注意增减衣物,不共用洗簌用具,以防受凉感冒以及呼吸道传染病和红眼病的发生与流行。
      对呼吸道传染病病人要及时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应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特别要注意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监测工作。
      实施预防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洪涝灾害有可能破坏灾区免疫规划的冷链设备和资料,灾区群众迁移,人群免疫水平难以控制。要深入灾区群众点,对暴发点内的高危人群实施应急预防接种对灾区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可实施针对性的免疫预防接种。
      做好个人防护。要充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在野外劳作时要扎紧裤腿、袖口,住处要使用蚊帐、蚊香以防止蚊虫叮咬。裸露皮肤或伤口要避免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病原体的动物排泄物、污染物及“疫水”等,以防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防止食品中毒。灾后食品安全往往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也容易造成广泛的影响。因此坚持食品卫生“全程控制”的原则——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是灾后防病工作重点。另外,在自然灾害条件下,大多数可防止的疾病都是由营养不良与感染结合而引起,因此需要重视人群的营养需求评估,保证人群的食物需求。
      防止疫情蔓延。邻近的非灾区也应做好肠道、虫媒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出入灾区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工作,防止疫情在本地的传播与蔓延。